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副執行長 陳宗良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每天上工前來一杯香濃的咖啡、一曲悠揚的古典樂或者磅礡的世紀歌劇後才揭開我忙碌工作的序幕。???真的嗎?是的,因為當時我在廣播電台ICRT工作。

  雖然工作壓力大但是我常常自豪,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環境,我的工作室擁有百萬發燒音響,前後級擴大機、12吋喇叭、調頻器、壓縮器 、混音器等等全是高階機種,只要關上隔音門,這裡就是一個世外桃源,一個可以讓人跳躍於美妙音符的奇幻世界。我擁有十分敏銳的聽力及鑑賞力,也因為這個天賦造就了自己對錄音室細節的挑剔,當然這也是我的工作的範疇。在這樣的環境下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竟然在做混音時無法聽到主旁白下背景音樂的高頻的細節,我難以置信地歸咎於設備的問題,然而幾次錯誤之後我不得不坦然面對自己聽力已經部分損失;而後日復一日情況只有更糟,後來轉換工作跑道也將所有發燒片束諸高閣,我清楚這些不再屬於我了。

在海外工作的日子裡,我察覺與人溝通成了我痛苦的一件事。在一次同事聚會中我注意到一位德國女性朋友竟然雙耳帶了大大的耳掛式助聽器,我特別去跟她聊了一下,她告訴我「在德國社交是一種禮貌,不只是聽的到還要聽得懂才不會產生誤會。戴助聽器就像眼鏡,是一種矯正,不只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我煞時如雷貫耳,不久就配戴了我第一個助聽器。這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由於自己清楚認知助聽器是一種矯正工具,聽力退化是永久性問題不可能恢復,所以從來都沒有奢望可以透過助聽器促進任何優質的生活,心想只要能改善矯正前的溝通品質,這筆錢就花的值得。即便如此工作上還是因為偶而出現的環境干擾造成自己的困擾;例如開會場合麥克風及音響的品質、室外環場背景音的干擾、多元複雜的餐會雜音等等;由於自己以前的工作就是處理聲音的專業,因此每每都跟我的聽力師TINA抱怨「助聽器的科技發展遠遠跟不上使用者的需求及滿意度」;「聲音的接收及處理不只是放大、壓縮,更該降低雜訊對接收者的辨識干擾」···

  8月我應科林及聽力師TINA之邀來到寒舍艾麗酒店5F參加Oticon Opn的產品說明會,坦白說我去前不覺得有什麼期待,特別是DM所強調的「開拓嶄新的世界 聽力科技的全新典範」;我一到會場TINA幫我換戴了新產品,但是我馬上要求更換我自己專屬耳膜,因為我知道自己應該在同一狀況下才能對新舊產品做出比較;不可思議的是當我戴上後,台上講者正在撥放國外影片,而TINA在我耳邊輕聲地解釋,我竟然清楚辨識她的輔助說明。是的,對於正常人來說奧妙的人耳可以360度上下左右輕鬆分析判斷,即便你關注的音源的音量遠低於其他環境的聲響;可是戴助聽器的人都知道,只要你想聽的音源音量低於周遭其他的雜音,我們聽辨的能力就遠遠降低,然而Oticon Opn新的晶片分析處理的效能似乎模擬了人耳的功能,這一點Oticon Opn所強調的每秒掃描100次並即時分析處理的「聽力科技」似乎讓人耳目一新、令人驚豔。隨後又透過董事長藉由藍芽串聯分享了他手機所儲存的江蕙現場音樂會,由於在前言所述我在聽損前具備音樂製作的專業背景,在聽完第一段前奏而進入Vocal時我瞪大了眼睛難以想像我似乎聽到了久違的細節而讓我墬入各種樂器音符的情緒鋪陳裡,過去那份對音樂的悸動似乎從沉睡中被喚醒。我對這個發現感到雀躍,但是
心中仍然存在疑問,
Oticon Opn所謂「嶄新的世界」是這個嗎?回到家裡趕忙將帕華洛的的公主夜未眠從塵封的CD架中取出撥放,閉上眼睛仔細聆聽,一次再一次,那份對世紀男高音偉大傑作的敬仰與感動再次浮現。我重新回憶,可以確定Oticon Opn採用更高階的取樣頻率所以讓音源以更飽滿的音色呈現,另外它對每一種樂器配置也精準的呈現,換句話說這個小小晶片濃縮了我們以前錄音室龐大設備的功能,我不得不讚嘆Oticon Opn在這個聽力世界所做的努力。

  試戴了一個月的Oticon Opn再回到我原先使用的助聽器,坦白說可能得一段時間的適應,但是我很高興看到新產品以客戶的角度思考而做的創新發展,也期待儘快成為Opn的愛用者。當然我也必須提醒聽損者,我們樂見助聽器的發展但是硬體軟體還是有極限,聽力師才是協助我們運用器材改善生活的關鍵,透過和聽力師的互動調整,才能進一步改善我們的使用經驗,讓我們溝通無礙。最後期望所有聽損者都能藉由現代科技的服務快樂我們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助聽器聽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